- 铁路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 50216-2019
- 1 总 则
- 2 术语和符号
- 3 基本规定
- 4 极限状态设计原则
- 5 作用及环境影响
- 6 材料和岩土的性能及几何参数
- 7 结构分析和试验辅助设计
- 8 分项系数设计方法
- 9 可靠性管理及评定
- 附录A 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
- 附录B 作用参数和概率分布的确定
- 附录C 质量管理
- 附录D 既有铁路工程结构的可靠性评定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条文说明
热门资源
更多>
- 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 JG/T 203-2007
-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069-2002
-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038-2005
- beplay娱乐城-beplay最新平台施工承插型轮扣式模板支架安全技术规程 T/CCIAT 0003-2019
-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 JGJ 102-2003
-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 1346-2011
- 既有beplay娱乐城-beplay最新平台评定与改造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T/CECS 497-2017
- 高强钢结构设计标准[附条文说明] JGJ/T 483-2020
-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结构设计荷载标准[附条文说明] CJJ/T 301-2020
-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JGJ 149-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铁路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Unified standard for reliability design of railway structuresGB 50216-2019主编部门:国家铁路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20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2019年 第322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铁路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铁路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216-2019,自2020年6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2.1、3.3.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铁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216-94)同时废止。 本标准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www.mohurd.gov.cn)公开,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9年11月22日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建标[2014]189号)要求,标准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国家标准《铁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216-94进行了全面修订。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极限状态设计原则、作用及环境影响、材料和岩土的性能及几何参数、结构分析和试验辅助设计、分项系数设计方法、可靠性管理及评定等。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适用范围调整为铁路桥涵、隧道、路基、轨道等工程结构和构件的设计及其既有结构的可靠性评定。2.增加了评估使用年限、疲劳极限状态、分位值、特征值、岩土作用、环境影响等术语,删除了脆性破坏、延性破坏、疲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疲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等常识性或不再使用的术语。3.完善了铁路工程结构的安全等级划分和设计使用年限,给出了工程结构可靠性水平的设置、耐久性和维护的原则性规定。4.细化和完善了极限状态的分类,明确了铁路工程结构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疲劳极限状态进行设计。增加了地震设计状况的分类,给出了基于可靠指标设计的原则性规定。5.增加了列车竖向作用的相关规定。6.完善了材料性能的取值要求,明确了岩土性能标准值的确定方法。7.增加了试验辅助设计的相关规定。8.增加了铁路桥涵结构列车荷载作用分项系数的取值规定,完善了结构抗力和作用效应设计值的计算式,补充规定了结构重要性系数的取值。9.明确了全寿命周期的质量管理,增加了既有结构可靠性评定的原则性要求。 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邮政编码:100081)。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刘晓光 潘永杰 张玉玲 徐升桥 周诗广 杨常所 余鹏 许国平 王仲锦 林传年 刘华 杜宝军 费建波 苏伟 葛建军 高策 高志伟 赵东平 罗一农 孙立 蒋函珂 周勇政 简方梁 陈潇 霍建勋 乔晋飞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李承根 史志华 薛吉岗 刘燕 杨鹏健 江成 赵万强 王召祜 李安洪 吴少海 张红旭 周四思 曾长贤 郜永杰 杜文山 柳墩利 李纹京 季文玉 杨剑 宋玉香 杨彦海 范佳 刘建瑞 吴川 朱尔玉 徐伟 韩晓强 王伟华 卢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