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路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 50216-2019
- 1 总 则
- 2 术语和符号
- 3 基本规定
- 4 极限状态设计原则
- 5 作用及环境影响
- 6 材料和岩土的性能及几何参数
- 7 结构分析和试验辅助设计
- 7.1 一般规定
- 7.2 结构及构件分析模型
- 7.3 试验辅助设计
- 8 分项系数设计方法
- 9 可靠性管理及评定
- 附录A 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
- 附录B 作用参数和概率分布的确定
- 附录C 质量管理
- 附录D 既有铁路工程结构的可靠性评定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条文说明
热门资源
更多>
-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JGJ/T 23-2011
-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T/CECS 02-2020
-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367-2013
- 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YB 9082-2006
- 户外广告设施钢结构技术规程 CECS 148:2003
- 屋盖结构风荷载标准[附条文说明] JGJ/T 481-2019
- 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CECS 146:2003(2007年版)
-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018-2002
- 既有beplay娱乐城-beplay最新平台地基基础检测技术标准[附条文说明] JGJ/T 422-2018
- beplay娱乐城-beplay最新平台基坑支护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JGJ 120-2012
7 结构分析和试验辅助设计7.1 一般规定7.1.1 结构分析应包括作用效应和抗力以及其他性能分析。作用效应和抗力不能明确区分时,可按照作用的有利和不利情况分别对结构进行分析。7.1.2 结构分析可采用理论计算、模型试验、原型试验或将上述方法相结合的方法。7.1.3 结构理论计算应根据结构类型、材料性能和受力特点等因素,采用线性或非线性分析方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结构性能始终处于弹性状态时,应采用弹性理论进行结构分析; 2 结构在达到极限状态前处于弹塑性状态时,宜采用弹塑性理论进行结构分析; 3 结构在达到极限状态前能够产生足够的塑性变形,且所承受的不是多次重复的作用时,宜采用塑性理论进行结构分析; 4 结构的承载力由脆性破坏或稳定控制时,不应采用弹塑性理论分析。7.1.4 动力作用对结构产生较大影响时,应对结构进行动力响应分析。7.1.5 结构分析的精度应能满足结构设计要求,必要时应进行试验验证。7.1.6 铁路工程结构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可进行试验辅助设计: 1 缺乏理论模型或足够的数据,不能按现行方法处理; 2 计算参数或计算结果不能正确反映实际条件; 3 使用新型结构或构件、新材料或建立新设计公式; 4 确认设计中的控制性假设。